2025年7月10号,马自达在欧洲那边亮出了全新第三代CX-5。这车一露面,最抓眼球的还是它那招牌的“魂动”设计又升级了,里里外外都焕然一新,颜值确实又往上蹿了一大截。
不过啊,现在这光景,满大街跑的都是新能源车,油车的黄金时代早就翻篇儿了,这第三代CX-5赶在这节骨眼上出来,真有点“生不逢时”的味道。

说到这个“魂动”设计,得往回倒倒。早在2010年,马自达就琢磨出了这个叫“Kodo:Soul of Motion”的理念。啥意思呢?
就是想抓住动物瞬间爆发时那股子力量和美感,把它挪到车身上,让车看着就有“冲劲儿”、“紧绷感”和“勾人的质感”。
2011年,他们鼓捣出了个叫Minagi的概念车,灵感来自猎豹,那身段儿绝了。
紧接着第二年,也就是2012年,第一代马自达CX-5就靠着这个设计呱呱坠地,立马成了马自达的销量顶梁柱,风光无限。
掐指一算,这车在全球都卖出去超过450万辆了,光美国就占了160多万辆,实力真不是盖的。

到了2017年,第二代CX-5来了,前脸格栅变大,大灯也“开了眼角”,整个车显得更精神、更运动。
时间快进到今年2025年,第三代终于亮相。这次“魂动”设计又进化了,尤其是车里面,变化那叫一个大。
先瞅瞅外边。
车头最显眼的变化是把“开眼角”给取消了,换上了全新的“猎瞳”大灯,下边格栅像个翅膀似的,线条更锋利,雕塑感更强,看着就很有攻击性。
车身侧面,整体轮廓改动不算翻天覆地,主要在前门下面加了几道筋线,肌肉感更足,运动味儿更冲。转到车屁股,尾灯换成了更犀利的线条样式,中间嵌着醒目的“MAZDA”字母标,后保险杠造型也捯饬得更利索了,老远就能认出来。
整体看下来,这代CX-5造型更锋利,运动范儿更足。而且尺寸也膨胀了,车长加了115mm,宽了18mm,高了10mm,往那一杵,气场确实更足了。
拉开车门坐进去,嚯,里面大变样!方向盘是新样式,中间那个经典的飞翼车标没了,换成了内嵌的“Mazda”字母。
中控台玩起了双层设计,最扎眼的是中间杵着一块15.6英寸的大悬浮屏,里面跑的是原生安卓系统,Google全家桶什么Gemini助手、地图服务都齐活了,科技感是拉满了。
但坏就坏在,为了这股子“科技感”,马自达这次有点“剃光头”的意思,把大量实体按键和以前那些提升质感的铝饰板都给砍了。
以前CX-5内饰里那股子强调驾驶、带点机械感的运动劲儿,这下子荡然无存了。
猛一看,跟现在满大街那些追求“极简”的新能源车内饰差不多,有点“千篇一律”的感觉,反而丢了自己的特色。
开起来咋样?目前看,第三代CX-5十有八九还是用现在那套2.5升“创驰蓝天”发动机配爱信6AT的老搭档。
不过在欧洲那块儿,可能会给配上个Mazda M Hybrid(24V轻混)系统,算是向电气化稍微挪了一小步。
那么这车卖得会咋样呢?全球范围,尤其是美国这种传统优势市场,靠着之前积攒的450多万辆口碑,第三代出来销量再创新高估计问题不大。
但到了咱中国,情况就悬了。马自达搞本土化营销一直不太灵光,品牌号召力也平平,更要命的是,国内油车市场现在是一天不如一天,日渐式微。
所以就算第三代CX-5漂洋过海来到中国,销量估计也很难看,大概率是“冰火两重天”。
说到底,这全新第三代马自达CX-5,“魂动”设计确实进化得更漂亮了,里外一新,运动感更强,科技配置也堆上去了。
但跟其他几家日本车企一样,马自达在新能源、电动化这条路上,步子迈得还是太慢、太小。
讽刺的是,这代CX-5的内外设计,反而有点“邯郸学步”,拼命向新能源车的风格靠拢,结果弄了个“不伦不类”,把以前赖以成名的运动机械感给弄丢了。
想当年,“魂动”设计和“创驰蓝天”技术圈了多少粉丝啊!真是沧海桑田,时移世易。如今这第三代CX-5,纵然努力扮靓,奈何廉颇老矣,这身新衣裳,终究还是穿晚了。